主营:欧姆龙,三菱,安川,Pro-face
12月26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当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会上,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我国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近五年来,我国围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工业经济量增质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非常明显,主要呈现五方面亮点。
第一,工业实力发展壮大。五年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持续显现,许多工业企业突围成长,更多新生力量持续加入,工业企业数量和效益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3.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2.7%;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1万亿元,增长44.3%;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52.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28.6%。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约30%。
第二,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五年来,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法人单位分别达到19.2万个、5.3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4.5%和57.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3.5个和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36.8%、43.1%,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同时,前瞻性布局加快谋划实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达9.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是19.5%,比2018年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
第三,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五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数实融合,大力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赋能工业经济发展。2023年,我国已有半数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使用数字技术。数字产品制造业展现出蓬勃生命力,2023年末,我国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从业人员1337.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达42.3%。
第四,绿色化转型持续发力。我国不断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清洁低碳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更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023年,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比2018年分别增长4.9倍、7.4倍,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在大幅增长。
记者关注到,本次普查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相关普查内容,记者从会上获悉,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具体来看有以下特点:
第一,数字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我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占全部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10.9%。
第二,数字制造和数字应用优势明显。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当中,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较高,超过四成。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企业数量较多,接近五成。这体现出我国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发展活力。2023年全国共有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的9%,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占比是42.3%。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43万个,占比49%,营业收入14万亿元,占比29%。
第三,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较好。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62.2%、20.2%、13.6%、4.0%。四个板块营业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73.0%、13.8%、11.9%、1.3%。这些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占比高于其他区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方阵。
第四,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2023年,47%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第二产业中54.1%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数字技术,其中41.6%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云计算,40.1%应用了工业互联网,32.1%应用了物联网;在第三产业中41.5%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数字技术,其中34.5%应用了云计算,22.2%应用了物联网。
专注服务于工控领域 7×8小时售后支持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