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欧姆龙,三菱,安川,Pro-face
9月6日,2024年界面REAL科技大会携手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落地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大模型落地,重塑现实场景”,探讨AI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发表了《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的主题演讲。
与人工智能类似,机器人这个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概念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但直到这几年才被认为迎来了突破性进展。谭旻在演讲开篇中提出,不要以现代眼光去看未来的发展,不要以现在技术的限制去看颠覆性技术改变世界的能量,机器人是可以做一百年的行业,应该如何用百年眼光看现在的投资?
从行业角度来看,当前将AI应用到智能硬件的标杆是苹果公司的Apple Intelligence,以前苹果的AI是siri,但后者的问题在于,智能对话无法帮助用户做事情,煮饭、洗衣服、拿遥控器,而这正是机器人可以做的,也是AI+具身智能最大的蓝海市场。
谭旻认为,机器人行业比智能手机、智能汽车行业要大得多,目前每个家庭的手机拥有量已经在1台以上,未来每家每户人形机器人的数量一定会比汽车更多。而这个市场已经被七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头看上了,到今年,这7家公司都已经先后对人形机器人出手投资。
背后的核心原因何在?谭旻分析道,当前,大模型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在网上标签过、被梳理过,不是即时的活数据,这对真正的人工智能是“知识”而不是“智能”。如果要支持跟“人”一样的生物体,它一定要从知识走到智慧,从认走知到感知,实时感知并重构当下物理世界的数据。
数据的重构正是科技七巨头们投入的赛道,他们看到大模型再往前走一步,是从网络数据走到空间智能的数据采集,这个变化就会带来具身智能。
谭旻提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挑战就是实现“具身通用人工智能”。在他看来,AI从ChatGPT这样的通用语言大模型发展至下一个阶段,需要从逻辑认知过渡到物理感知,一定需要以人形机器人这样的硬件作为智能载体。在未来的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设计中,语言大模型是智能的“最强大脑”,多模态的小模型作“多功能的小脑”,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作为最后负责执行的躯体。
外界从不缺少疑问,机器人到底有没有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客观现实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适龄劳动力不断减少,机器人应用正逐渐成为刚需,人机协作进入临界点。优必选的答案是用创新科技服务于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和满足社会重要需求。
除了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智慧行业这四个场景之外,随着人机协作的迭代演进,谭旻表示,人形机器人现阶段能能率先进入的三大应用场景是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具体到工业化场景里,人形机器人是缓解国内制造业人力供需矛盾的关键一环。当前中国制造业工人缺口接近3000万,缺口率达48%,车间工人劳动强度大,是制造业人力缺口的主体。与传统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对复杂多变的工厂环境反应更灵活,可以解决一线人力的供需矛盾。
前段时间谭旻去到一个客户的车间,当天的温度是43度,工厂里没有空调,工人们每工作一个小时,要休息半个小时,工人流失率非常大。谭旻认为,如果先把结构化的数据智能化建设做好,这就能让机器人做很多工作,当前中国很多地方包括上海都已经开始了相关进展。通用机器人的优势在于,一台机器人学会,马上就能有两千台机器人同时上岗。
谭旻表示,人工智能走到最关键的时候,在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一定少不了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最佳的其中一个呈现就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被誉为“人工智能界皇冠上的明珠”。
“未来,真正的行业重大突破、很多产业化的应用趋势都能从人形机器人里能看到,它也代表了产业从真正的智能化走到个性化、柔性化的重要阶段。”谭旻总结道。
专注服务于工控领域 7×8小时售后支持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