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欧姆龙,三菱,安川,Pro-face

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4工业互联网500强榜单出炉

2024工业互联网500强榜单出炉

发布日期:2024/8/22     来源:DBC德本资讯

数实融合,百舸争流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所有41个工业大类。随着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其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产业生态逐步优化,呈现出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在基础设施方面,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体系基本建成,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跨省平均时延30ms以下,抖动1.4ms以下,丢包率为0。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体系已全面建成,“5+2”顶级节点实现稳定运行,二级节点上线超过330个,标识注册量突破4000亿,标识日解析量超1.5亿次,服务企业超40万家。其中,江苏、广东、辽宁三省的二级节点数均在30个以上,居全国前列。同时,全国范围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突破340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9600万台套,“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在关键技术领域,我国在工业级5G芯片、模组和网关方面实现突破。其中,工业级5G模组的成本相较于商用初期下降了90%,极大地降低了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门槛,为规模化应用铺平了道路。目前,“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已超1万个,“灯塔工厂”“未来工厂”不断涌现,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在应用赋能方面,工业互联网深入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等各环节,加速创新驱动,支撑大国重器、服务绿色低碳、促进消费升级、保障安全生产、促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融通、助力运行检测等领域,有力促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数据赋能,智造未来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数据被视为基础资源,是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关键。通过数据的高速流通和共享,工业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层级的构建和拟合各环节数据特征,从而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无论是软硬件数据协议的制定,还是数据化技术、数据建模与分析的实施,工业大数据的深度应用都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不过在工业互联网的具体实践中,数据的流通与共享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企业、行业之间的数据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导致数据互联难度较大。尽管我国标识解析体系正在加速建设,但跨企业、跨行业、跨国家的供销产研全流程管控体系仍有待进一步打通。

同时,传统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平台往往难以跟上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无法满足当前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而基于云服务提供商(CSP)的新型数据共享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也存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隐忧。

此外,数据的有效利用还依赖于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例如,关联工业机理建模、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发和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仍存在瓶颈。这些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自主可控,以及整体发展水平。

为推动这一领域的持续进步,首先应发挥政策合力,完善技术标准,打通数据壁垒。通过制定地方性发展策略,支持标杆企业和平台的示范作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链优化方案。同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激励制度,促进各参与主体的个性化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多样化生态建设。

在技术应用层面,进一步改良中心化的传统数据存储共享模式,采用区块链与云存储结合的“云链协同”模式,可有效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推动现代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如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进一步提升工业数据的流通效率和分析能力。政府在其中可以发挥引导、牵头作用,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替代,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在当前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设备制造商必须紧密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打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智能工业跃迁。

专注服务于工控领域 7×8小时售后支持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