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欧姆龙,三菱,安川,Pro-face
当前,智能制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3.2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24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140家。
“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是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要强化应用验证,以应用促发展,同时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研发和应用并重,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发展。”在5月26日举办的“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
在其看来,“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是现代制造之魂,扼住了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就从源头上卡住了工业制造的命脉。”
智能制造装备前景可期 支持政策需向应用环节倾斜
眼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对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作出了新部署。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发展智能制造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统筹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装备创新发展、系统集成商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制造强国,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正在研究拟提出《推进装备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同时,正在研究拟实施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正为国产智能制造装备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前景可期,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强化应用验证,以应用促发展,相关支持政策要更多地向应用环节倾斜。二是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一家头部企业就能带出一条产业链。”张相木表示。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则建议,应重视智能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数字技术与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深度融合,能实现装备智能升级和价值重塑。通过嵌入传感器、通信模组等智能部件或装置,升级存量装备;融合新材料、新工艺,布局新型装备;加强颠覆性技术探索,发展前沿装备。
当前,纺织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均达到较高水平。据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梅顺齐介绍,“双碳”战略对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智能制造技术正在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系列纺织生产过程智能化示范生产线逐步建立,涉及纺纱、化纤长丝、针织、印染、非织造布、服装等。
梅顺齐同时提醒,纺织智能制造尽管进展很大,但仍处于自动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处于智能化的起步阶段。目前,仅仅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数控化和信息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应看到,服装生产的“智能化”难度仍然较大。基于现有纺织工艺,我国单机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升,核心部件/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质量、效率和可靠性是竞争力的根本。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潜心开展纺织智能制造装备的试验和实证研究,积累充足的‘大数据’,是保障装备可靠性、提升加工质量的有效手段,甚至可能形成企业独特的‘技术诀窍’和产品核心竞争力。”梅顺齐建议。
国产工业软件的成长 缺少工业体系的反哺
“毋庸置疑,工业软件之于智能制造,如同空气之于人类,不可须臾或缺。”张相木说。在其看来,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做大做强工业软件产业。没有自主安全可控的工业软件,未来“技术围堵”或“滥用制裁”将频频发生。
作为工业流程的内化和体现,工业软件基于现有工艺流程开发,然后支持工业流程优化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当下,没有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必须承认,我国工业软件与发达国家存在重大差距,很多方面都受制于人。究其原因,国产工业软件的成长与成熟,缺少工业知识的积淀和工业体系的反哺。”张相木分析。
在他看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工业软件有着不错的开局。那段时间,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了2000多套CAD系统,不过很多项目验收完基本都没了后续。
张相木认为,尽管由一行行代码组成,但工业软件背后却蕴含着制造工艺和流程经验,是工业知识的沉淀和结晶。没有工业技术积累,就没有优秀的工业软件。国外工业软件发达,除了起步早,关键在于对工业流程骨髓的理解和强大的工业体系的反哺。
“工业软件隐藏于工业的底层,看不见,摸不着,曾经一度‘遇冷’。而经历过多起‘卡脖子’风波后,工业软件以一种肩负时代使命的姿态被高度关注。”张相木说,“我国工业软件企业要深入到制造的‘硬技术’,研发出具有定义制造功能的工业软件。我国制造企业还应积极使用国产工业软件,以使用促进迭代升级,通过反哺加快进步。”
另有专家分析,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可以预期。经过两三年的孵化,慢慢会进入到一个兑现期。不过,由于国内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不够大,还无法驱动更多的资本以及企业愿意投资,这也是国内暂未诞生全球领先工业软件的主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我国密集推出促进工业软件发展的政策,极大促进了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进入“十四五”,配合智能制造、芯片产业、加速内循环等新发展战略,促进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指导意见继续出台。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67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工业软件”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30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上海、安徽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280余家以及24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50.6%的工业软件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从企业性质来看,超九成的相关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1月以来,工业软件相关专利申请已达76项。
专注服务于工控领域 7×8小时售后支持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