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继电器输出:32点。
额定电流电压:DC24V/AC240V,2A/1点,5A/1公共端,8点1公共端。
外部接线连接方式:38点端子台(端子台另售)。
替换型号:AY13三菱Q2ACPU-S1手册。串行ABS同步编码器输入可使用台数:2台/个模块。
位置检测方式:编对值(ABS)方式。
传输方式:串行通信。
允许跟踪目标输入点数:2点。
方便处理大容量数据。
以往无法实现标准RAM和SRAM卡文件寄存器区域的连续存取,
在编程时需要考虑各区域的边界。
在高速通用型QCPU中安装了8MB SRAM扩展卡,
可将标准RAM作为一个连续的文件寄存器,
容量多可达4736K字,从而简化了编程。
因此,即使软元件存储器空间不足,
也可通过安装扩展SRAM卡,方便地扩展文件寄存器区域三菱Q2ACPU-S1手册。
变址寄存器扩展到了32位,从而使编程也可越了传统的32K字,
并实现变址修饰扩展到文件寄存器的所有区域。
另外,变址修饰的处理速度对结构化数据(阵列)的运算起着重要作用,
该速度现已得到提高。
当变址修饰用于反复处理程序(例如从FOR到NEXT的指令等)中时,可缩短扫描时间。12槽。
扩展基板。
需要1个电源模块。
用于安装Q系列模块。
应用范围更广,更先进。
于时代的Q系列CPU产品。
Q系列CPU产品应用范围广泛,
提供可编程控制器、过程、冗余、C语言、运动、机械手、CNC的各种CPU,
以满足各种控制需求。
通过多CPU配置,可发生故障,系统也能继续运行三菱Q2ACPU-S1手册。
与应用目的和用途相匹配的佳网络,
实现各分层系统间的无缝通信。
通过网络化加强信息通信能力。
这同样是自动化领域面临的大课题。
Q系列提供的网络环境
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无缝。
包括基于通用以太网,
实现轻松管理环境的“ CC-Link IE Control”控制器网络,
以及在其管理下实现了高速、大容量传输的“ CC-Link IE Field”现场网络。
还包括日本首创、达到标准,
并获得了SEMI认证的现场网络“ CC-Link”,
和继承了其设计理念的省配线网络“ CC-Link/LT”。
而且支持传感器网络“ AnyWire”,
以充实的阵容灵活地整合自动化网络的各分层。大控制轴数:16轴。
与伺服放大器的连接方式:SSCNETⅢ/H连接型。
驱动单元间的大连接距离:100m。
运算周期:0.88ms,1.77ms。
插补功能:线性插补(大4轴),2轴圆弧插补。
色标检测信号:4点。
色标检测设置:16设定。
即使是对长距离配线也能灵活应对。
采用光纤电缆,具有高速、、高可靠性的伺服系统控制器网络。
除传统的定位控制外,还支持速度度/转矩控制和同步控制。
使用“简易运动模块设置工具”,
可轻松地执行定位设置、监视及调试等动作。
此外,还可以波形图形式收集和显示与运动控制器同步的数据。
SSCNET Ⅲ /H 连接节省了配线,站间连接距离大可达 100m,
可轻松地支持对位置系统。
通过伺服放放大器输入上限限位开关、下限限位开关和近点挡块信号,
从而大幅度地减少配线线Q2ACPU-S1编程手册Q2ACPU-S1编程手册。
除定位控制和速度控制外,还可执行同步控制、凸轮控制、转矩控制、碰压控制等处理。
定位模块( QD75MH)的工程和顺序程序与以往的旧型号高度兼容,
可方便地用于简易运动模块( QD77MS)的工程。